疫情時期 最糟糕的就是衝動購物 這把R604 不小心在討論區看到台灣有賣(其實大概年初就有)
查了一下資料 影片 考慮不到一天就下單惹XD 我們就省去無謂的開箱吧
去年入手了 R501 剛好整整一年 也勸敗了不少朋友 確實是很不錯的產品
army這一系列 也做得很棒 從 JW的TTI戰鬥大師 costa大叔的costa carry comp(R501) 到 STI DVCP(R604)
#仿真的刻字與外型
早期常見的零件沿用 在這系列可沒這樣 r604獨特的握把襯裙(後方比較小)也有做出來 可沒拿戰鬥大師的來充數
實槍有的刻字都相對有呈現 光是這點就是香惹
#扎實的組裝
R501用了一年 沒什麼問題 相信有買的朋友也開槍開得很爽 這價位的槍 這樣其實沒什麼太挑了 若要性能在往上 hicap系統 可以換的東西絕對讓你改到飛天
#直上RMR座的hicpa
其實簡單介紹 R604就是可以上RMR座的R501 想說除了換口味之外 以玩具槍來說 能搭配上紅點座 又有高效能的 還是hicap base的系統 性能上會比較讚
因此才沒什麼猶豫就入手
簡單的入手心得 實槍設定 STI DVC就是給三槍比賽用的競賽槍型 跟他相似的有DVC omni(.45口徑) 玩具也有改套 是那種會倒抽一口氣的價格 (真帖也要快4000鎂)
而army做的是 9mm口徑 型號為 DVC P 因此有些刻字 跟抑制器的外型 些許不同 不是他做錯 而是真有講究呢
所以外觀上跟性能都維持R501水平
本次的亮點RMR座 就讓我幫大家踩雷惹 請注意!!!
由於不知道是我自己鎖壞了 還是他本來附的螺絲不對 反正不是太短就是size不合 我差點把鏡座搞爛 (與朋友討論 市面上RMR廠牌不同附的螺絲也不大一樣 )
因此 有意購入的朋友 可以買店家組裝好的版本 或者 請店家代勞 要自己搞的 請務必小心螺絲孔位尺寸的問題喔
由於之前就組了一把SAI GLOCK 17 RMR的版本 拿出來把玩比較 而R604 就換口味裝上SRO 照片上很明顯的 SRO顏色比較沒那麼偏藍 鏡面也大許多
在搜尋紅點上 也輕鬆許多
上網做了不少手槍紅點相關的資料 順便跟大家分享
近年來手槍配上紅點 已經是新一代戰術槍款的標配 但日前沒特別練習 就算組好了 也用不慣 剛好疫情有時間 稍微練習了一下 也分享心得給大家
有一篇有趣的研究報告 他給予同樣程度的射手 一組為配上紅點的手槍 一組為機械瞄 同樣時間得射及課程後 紅點組的彈著點分佈 以及遠距離的準度 明顯優於機械組
手槍配上紅點的優勢 大家步槍都標配了紅點 這些優點我想都可以理解 尤其對上複數目標 也有一定的優勢效果
但大家困擾的缺點
#根本找不到紅點
這是多數人的困擾 我也是 主要原因 大家都是長期使用手槍的機械瞄 因此已經養成一定的習慣 若是給一個從來沒用的槍械的人使用紅點描具 反而他會很快就適應
透過以下的三種練習 我幾夾之後 就很快地抓到 出槍 抓到紅點 射擊的節奏
1.閉眼出槍 :閉上眼睛 然後拔槍到 你瞄準的位置 張開眼睛 看看是否能看到紅點 (若看不到 沒關係 )確認一下 偏左 偏右 偏上 偏下 微調一下你的槍管 (一般紅點跟你的但著點比起來都是偏上 因此槍要稍微往下壓) 多試幾次 若你每次偏的位置都一樣 是好事 代表你出槍的一致性是高的 只要稍微修正一下 直到張開眼睛時 你的紅點就出現在你眼前 就ok了
2.多爭取抓到紅點的時間 : 我們正常出槍 手臂都會趕著往前伸 然後就開槍了 /使用紅點不要心急 拔槍後 輔助手在胸口前 接到槍後 握實 慢慢往前推 這時候就是你找紅點的時間
跟一般拔槍直接往斜前方不大一樣 路徑上有點像是直角 拔槍 垂直往上 然後在胸口 往正前方推
3.由近而遠: 有了上述的兩個練習後 開始練靶 可以近到3m就好 但動作要做扎實 若拔槍後看不到紅點 就不要開槍 練個幾夾後 其實就很快抓到感覺了 大家可以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