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裝備入手的過程相當有意思 覺得是好像撥洋蔥一般 慢慢才瞭解其奧義 過程中 也獲取一些相關的知識
最初 在spiritussystem/或稱狼嚎 以下簡稱ss 的ig照片看到這組東西
乍看之下 還戲謔地說
真會騙錢 拿兩個賣剩的版 結合成橫向 就可以在賣一次
而經歷的梅花鹿活動 覺得在彈藥跟各種裝備分配下 似乎可以再分配的在靈活一點
因為通常這類大型活動 彈藥必須考慮填補的彈性 但一接戰又不能太少 近年來流行的小胸掛系統
打假日戰士的半天活動都沒問題 但這大活動時 4夾左右的蛋量 就有點少 再加上可能要攜帶通訊 導航或夜間裝置 煙霧彈 跟其他補給
需要有更多的額外空間 當然背包是個選項 但不是最好 畢竟拿下背包 又跑來跑去移動 不是相當理想
過年期間無聊 請教了裝備達人 寶爺 聊聊之下 發現這組胸掛 並不像我想的那麼簡單 不是買兩片小胸掛可以組起來
而寶爺說 對岸有出惹 要不要順便掏(這玩意就這樣順便掏回來惹)
想掏的朋友 pewtac 跟wst都有出 (tmc應該也會出)可以自己上去搜尋
其實結構上來看 這組胸掛的概念是前開 兩片式的胸掛 而他的兩片 乍看下好像直接使用SS小胸掛 MK5型的
事實上不大是這樣 為了成為橫向的結構 扣具的方向做了轉換 (因為這樣也不大方便直接拿兩塊來DIY)
而內襯部分 思考的方向 是作為多種彈藥通用的考慮 因此 取消內套更換的方式 直接內面縫上三個不同尺寸的彈性蛋包
分別是 9mm(或小工具) 5.56/7.62 三個尺寸 也就是在沒有外掛彈袋的情況下 可以攜帶2-4夾的蛋量
面板的下方 有內藏魔鬼氈母面 用來跟常見的腹包對接 也就是嫌外掛蛋包還不夠 可以再往下延伸攜帶量
外掛的部分 就是個人創意的部分 常見的掛法 就是兩個大型的彈藥包 像我使用的是417的雙格 主要想攜帶AK但夾用
m4最大應該可塞3夾 等於整件可攜帶到 3+3 +內置4 =10夾
另外在外掛一個大型雜物包(水或是彈鼓) 跟一個mutant(無線電 手機 導航 筆記本 煙霧彈)
由於扣具上當然是通用扣具 因此也可雙肩帶更換成cp的肩帶
畢竟裝備都是使用下去 才比較知道差異點
實際下場了半天的叢林活動 對這胸掛 初印象相當滿意
第一個顧慮點 兩個不是特別厚的肩帶 可以分散到重量嗎?
其實是可以的 這次活動我攜帶了彈鼓配上3個ak夾 基本上還ok 若有更重的攜帶量 會考慮換成cp的肩帶 穩固性應該會更好
第二個顧慮點 胸掛在跑動時的穩定性 滿ok的 不會有裝備亂晃 使用上也滿合理的
而最令我驚豔的是 舒適性與散熱性 在我們這亞洲濕熱氣候 排氣通常是活動中讓大家最痛苦的地方
尤其時間一拉長 是非常痛苦的 就算已使用上胸掛 我們人體最大面積的正面 還是會被蛋包壓著 影響散熱
而這套胸掛 我個人最喜愛之處 就是這穿了比沒穿還涼個感受
因為正面套了件BDU就上場 原以為這樣會很熱惹 沒想到胸掛上去 完全沒壓迫的感覺
因為胸掛本體的體積其實不大 熱量散得很快
加上前個兩個小扣的設計 相當巧妙
要跑動時 一拉就可以快速拉緊
休息或是想輕鬆一點 可以鬆開散熱
就算只扣一個 也不影響使用 而趴下時 當然前開的好處 就是可以完全打開 進行臥射
穿脫上相對的方便許多
跟我另一件大型胸掛的比較
也許在長時間的背負下 大型胸掛的舒適度會比較好
但這件的輕量與透氣性與各種模組彈性也是樂勝
本次的使用經驗 大概未來長距離的偵查行動 或是叢林 這是首選啦
一般的射擊訓練使用 也相當方便 有種新舊混合的融合感
畢竟老式的彈掛系統 也是這樣個呈現 但有些地方不合你意的時候 可沒法隨意地更換 也沒這麼輕量化
34 alpha 提供你一個新的選項
如同他原廠網頁上的介紹
這不是一件胸掛 他是一塊畫布
你想要如何使用 就靠你自己的創意吧
穿法上 可以如同一般胸掛的高度
或是拉低到腰間 配合他出的專用臀包 變成腰掛式的使用方式
再搭配大型背包的使用 應該都是滿方便的叢林配置